英克司兰是全球首个小干扰RNA(siRNA)降胆固醇药物,于2023年8月在我国获批。它突破了传统降脂药物药代动力学的界限,其超长药效备受欢迎。药师答:英克司兰是一种双链小干扰核糖核酸(siRNA),可引起肝脏中某种酶(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9型—PCSK9)mRNA 的降解,阻断 PCSK9 蛋白的合成。这增加了低密度脂蛋白( LDL-C )受体的再循环和在肝细胞表面的表达,增加了肝脏对 LDL-C 的摄取,降低了循环中的 LDL-C。
药师答:PCSK9单克隆抗体属于生物制剂,无法透过细胞膜进入胞浆,仅抑制循环中的 PCSK9 与 LDLR 结合,导致能够清除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 LDLR 的数量增加,从而降低 LDL-C 水平。
药师答:用于成人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(杂合子型家族性和非家族性)或混合型血脂异常患者的治疗;接受最大耐受剂量的他汀类药物治疗仍无法达到低密度脂蛋白(LDL-C)治疗目标者,可以与其他降脂药物联用;他汀不耐受患者:他汀类药物不耐受或禁忌使用的患者,可单独用药或进行联合用药。
药师答:英克司兰可长期稳定维持低密度脂蛋白(LDL-C)降幅50%以上,对于中国人群,降幅可大61%,且耐受性良好。一年两次的用药方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,实现长期平稳的血脂达标。药师答:英克司兰不是细胞色素 P450 酶或常见药物转运蛋白的抑制剂或诱导剂,也不属于常见药物转运蛋白的底物或细胞色素 P450 酶的底物。因此,与其他药品不存在具有临床意义的相互作用。药师答:老年患者无需调整剂量;轻度或中毒肝功能损害患者(Child-PughA/B级)无需调整剂量;轻、中度或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或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均无需调整剂量;对于需透析的患者,建议英克司兰给药后至少72h内不应进行血液透析。小结:英克司兰因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药代动力学,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(ASCVD)患者长期血脂管理提供了新的选择,但作为新型药物,目前多作为联合用药,仍无法代替他汀的地位。患者需根据自身情况听从医嘱选择合理的降脂药物。
参考文献:
[1]英克司兰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建议制定组,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.英克司兰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建议[J/OL].中华心血管病杂志(网络版),2024, 7: e1000161(20240430).
[2]英克司兰钠注射液说明书
温馨提示:本文来源于 邯郸市第一医院药学服务平台公众号 韩丽平,仅供医学科普使用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司工作人员删除。